品牌工程
  • 微视河南:我家的“人世间”故事|我家的农用车

    今年清明节前夕回了一趟老家,顿觉现在的农村已经不是过去的模样了。一条条公路四通八达,一座座小楼拔地而起,一处处广场从无到有。曾经风靡农村的农用三轮车和三三两两的小汽车有序地停在农家门前,不由得让人浮想联翩,陷入沉思。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农村普遍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政策,一石激起千层浪,激发起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当时我家刚添置了一辆架子车,是父亲专门找木匠师傅精心制作的。在农村没有机动车的年代,架子车曾经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运输工具,它承载着农民一年四季的希望。架子车一般有两个轮子、两根一米多长平

  • 微视河南:轻喜剧微电影《酒鬼转变记》 在河南郑州开机

    本网 李保奇 张扣杰 《社区故事》摄制组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筹备,轻喜剧微电影《酒鬼转变记》于6月9日上午在郑州未来路邓公液河南联络处开机。《酒鬼转变记》剧中讲述的是铁柱和二孬喜欢饮酒,突发奇想成立了一个“酒鬼俱乐部”,他们的口号是“今日有酒今日醉,明日没酒喝凉水”,铁柱和二孬成立“酒鬼俱乐部”遭到二人妻子的极力反对,他俩不听妻子的劝阻,每天酒杯不离口、酒瓶不离手,疯狂地喝,最终将二孬喝进了医院抢救。二孬因为和铁柱喝酒住进了医院,二孬妻找到铁柱索赔并,铁柱妻不向着铁柱,反而向着二孬妻,同意高额赔偿,铁柱

  • 微视河南:我家的“人世间”故事|一辆自行车买了两年

    在我家里,一直存放着一辆老式加重自行车。这是父亲专门为我买的,也是我家第一个值钱的“大件”。那一年,我小学毕业考上了乡里的初中,全家人都高兴得不得了。学校离家有好几里路,论远近够不上住校,但在跑校生中又是路程最远的。因此父亲在高兴之余,合计着给我买一辆自行车,也算是对我学习的奖励。我一听心里不知道有多高兴,当时村子里有自行车的还不多,大多数买了也舍不得骑,放在屋子里用床单盖着,只有走亲戚或赶集时才推出来骑骑,路上一看见人就按车铃,生怕别人看不见。要是我也能骑着自行车去学校,那该是多么的风光,兴奋

  • 微视河南:我家的“人世间”故事|爷爷唱着军歌去治疗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爷爷已经离开我们九年了,爷爷的形象一直在我脑海里。万千思绪却不知从何写起,印象中爷爷一直都是光头(后来听大姑说因为以前家里穷,剃光头就不用经常理发了)圆圆的脸、威严的眼神仿佛有穿透力一样,能直射人的内心,胖胖的肚子微微鼓起。爷爷夏季穿一身的确良短袖衬衣,深色裤子,脚蹬一双黑色宽口布鞋,冬季一身深色的中山装。爷爷小时候家里很穷,太爷爷在爷爷很小的时候就不在了。爷爷是家里的长子,很小就撑起了整个家。爷爷长到十九岁时参军到了部队,又参加抗美援朝,还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在枪林

  • 微视河南:我家的“人世间”故事|守在老家的父亲

    母亲去世后,我和父亲之间的话多了起来,尤其是近几年。2011年我21岁,母亲因为肺癌去世,等办完丧事那天,我才真正感受到我失去了福气。沉默地坐在院子里,看着熟悉的角落,点点滴滴的情绪涌上心头。后来,我独自一人从农村到城里工作,父亲一人在家干活、务农。隔三差五我就回家一趟,一开始我是骑自行车往返,大概25公里的路程,虽然有点远,但内心还是很轻松愉快。回到家中,父亲总是问我想吃什么,我脱口而出“面条”。在我的记忆里,我家基本上一年四季中午都是面条,从而到现在就喜欢吃面条,因为总能回忆出家的感觉。去年我生日那

  • 微视河南:我家的“人世间”故事|端午记忆

    又一年端午节快要来临了,那些旧年关于端午的记忆不经意又闪现出来,让人回味绵长。“妮儿,快起来到铁路坡上割点艾回来!”妈的一声喊将我的美梦生生打断,我极不情愿地睁开眼睛,挣扎着起了床,嘟着嘴走到压井边,准备洗把脸。“回来再洗!夜儿黑(昨晚)准备的有水!”妈的断喝让我有些清醒过来——今儿个是端午节。门头插艾是家乡的老习俗,驱蚊且辟邪,而用事先备好的水洗脸则可以防止害眼——据说,月奶奶捣了一年的药,会在端午前夜撒在各家放在院里的水盆中。对此,我深信不疑。于是,太阳刚刚露脸的时候,我已经把那一大把带着露

  • 微视河南:我家的“人世间”故事|土坯房换成楼房的那些年

    “没钱盖什么房子!让他出去打工,多狠的心啊!”爷爷举着一根竹竿,专门在母亲做饭时到厨房窗户那里转悠,说一句还不甘心地用竹竿敲敲墙头。为了新盖的两间砖房,父亲外出打工挣钱,爷爷奶奶埋怨母亲。80年代初,父母结婚时只有三间土坯房,中间是堂屋,右边是土灶台的厨房,左边是全家人的卧室。弟弟出生后,父母借钱在卧室左前方盖了两间小砖房,其中一间是亮堂多了的厨房。为了还盖房借的债,父亲带着全家仅有的80块钱南下东莞。母亲在家带我和弟弟,靠着亲戚邻里,努力维持生活。1995年前后,父亲打工回来承包了街上的餐馆。餐馆二楼

  • 微视河南:我家的“人世间”故事|父爱如山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再次读起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我便想起了我的父亲。我的父亲出生于1951年,弟兄三人,他排行老二。那个生活艰苦的年代,造就了父亲勤劳、朴实的性格。18岁时,他离开家乡远到云南参军,凭借着自己的踏实好学,参军期间他学会了开汽车。姐姐两岁时,父亲复员回家,成为

  • 微视河南:我家的“人世间”故事|掏出干粮就是馍

    提起童年趣事,内心深处泛滥出纯真、憨厚、拙朴,一幅幅过往的画卷仿佛如昨。那故乡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童趣童言,等等,刻骨铭心,深深地融化进我们的血肉和灵魂。家乡的小村庄靠岭偎水,在豫西洛水支流上,丰盈的河水和坡崖舒缓的梯田,是我们撒欢逗趣的乐园。我们就地取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传承或发掘一些简单笨拙的玩具或玩法,胜过现在孩子们的变形金刚……滚桶箍(豫西方言),也就是滚铁环。木桶的铁箍,薄薄的扁扁的。四五岁那年,邻居家孩子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弄出来一个桶箍,满街奔跑,羡慕得我们追着他,为他呐喊加油。

  • 微视河南:我家的“人世间”故事|家里第一部座机电话

    前段时间,回到即将拆迁的老院儿收拾东西,偶然间看见了那部在茶几角落里的座机电话。线路早已被切断,一时间竟感觉心里空落落的,总有些不舍,毕竟它陪我们一大家子度过了十几年时间。在科技电子产品还没有兴起的年代里,邮寄信件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主要方式。记得当时上学,一个班里有八九十名同学,只有极个别的同学家里安装了座机电话。这些同学课间总会在班里吹嘘自己家的电话有多么的神奇与方便,而我们这些旁听的同学总会一脸羡慕,围坐在旁边,畅想着电话另一头的世界。能在家里装一部电话一直是我们全家人的心愿,可那时装一部电

  • 微视河南:我家的“人世间”故事丨凤去台空爱长存

    “辕门外三声炮如同雷震,天波府里走出来我保国臣。”惊闻豫剧大师马金凤离世的消息,悲痛之余,耳畔又响起她那明亮纯净、清甜圆润的唱腔,儿时和奶奶看戏听戏的一幕幕往事也呈现在眼前。红灯牌收音机 作者提供我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初的豫东农村。那时村里还没有电视,电影也难得一看,听戏便成了乡亲们春耕夏耘秋收之后冬闲之时的最大享受。我最常听的便是大鼓书(河南坠子)和豫剧。暮霭四合炊烟袅袅升起,简单地扒拉了几口饭后,人们便陆陆续续来到了村中十字路口的空地上。月亮慢慢升起,男女老少或坐在马扎上,或坐在一块土坯上,或脱

  • 微视河南:我家的“人世间”故事|惬意出行

    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我,生长在豫西农村,那时候家家都没有车,出门靠走路,远行坐公共汽车。乡里每天只有从县城发来的两趟公共汽车。小伙伴们看着坐车的人感到好生羡慕,每当看到公共汽车驶过都要追着跑一阵儿,闻公共汽车喷出的“好闻”的尾气,感受那特有的尘土飞扬的神奇。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父亲在山西运城工作,他用挣来的工资买了一个架子车下盘,乘火车、转汽车几经周折带回了家,雇木匠做了一挂车体,组装到一起就成了当时我们那个小村最早的架子车。再去串亲戚时,壮年人拉着,老人和孩子坐在上面相当舒适。这是我家的第一辆车

  • 微视河南:我家的“人世间”故事|布谷 布谷 割麦种谷

    “布谷、布谷,割麦种谷”。布谷鸟那嘹亮的歌声,又在辽阔的田野响起,无边的麦浪随风翻滚着,如铺在大锅里的煎饼,一天天无声地焦黄起来。又是一个割麦的时节!小时候,不懂农时,只有听到布谷鸟叫,才感受到空气中麦子成熟的气息,心里既欣喜也有些莫名的烦躁,因为对于割麦这件事,我的体验更多的是恐惧和焦虑。最早的记忆保留在1990年麦收,现在想起来是心酸。那年,小弟弟农历四月二十七出生,正赶上农忙时。因为他是父母的第三个孩子,属于超生,违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母亲只好躲在湖北外婆家的牛棚里坐月子,我和大弟弟、父亲三个

  • 微视河南:我家的“人世间”故事|麦收的回忆

    五月二十一日,小满。繁忙的日子,只是一天又一天地度过。忽然想到,快要到收麦的日子了,匆忙而简单地收拾了一下,先给老家的父母打了个电话,老公驱车带我回到了老家。回到家才知道,年迈的父母正在田地里忙碌,又赶紧拉着儿子去地里找他们。走在田间的路上,放眼望去,四周都是金黄的麦穗,一个个颗粒饱满、麦芒耸立,像是一个个骄傲的孩子,在向忙碌了一年的麦农们展示着自己健硕的身体。一阵微风吹过,麦浪此起彼伏,哗哗作响。深深吸了一口气,那香甜的、充满成熟气息的麦穗味道一下渗透到我的整个心肺,遥远的记忆一下撞击过来,让

  • 微视河南:我家的“人世间”故事|春天在哪里

    我的童年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乡下度过。那时节,国家经济发展迟缓,人民生活有些窘困。但在农村的广阔天地,春天来了,且不说房梁间、屋檐下的燕儿筑巢,花丛中的蜂蝶飞舞,只说目之所及的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这一派春光,就有着说不完的乐事。因此我的童年在父母的护佑下,依然过得无忧无虑,悠然自得。如今我虽已过天命之年,一想到童年的春天,有那么多可爱的精灵陪伴,尤其是还有棵美丽的老梨树,心底春和景明。如今又到了我最喜欢的梨树花开的季节,想象着满树簇拥的梨花,不知为什么思绪又回到了1980年的春天……每年的农历二月十

  • 微视河南:我家的“人世间”故事|难忘那棵香椿树

    “香椿叶腌好了,回城的时候带上些。”母亲嘱咐我。每当此时,我总是会想起小时候院子里的那棵香椿树。四十年前,院子里的那棵香椿树,树干笔挺,高大壮实,褐色的树皮布满一道道裂纹,还会流出琥珀色的凝胶。羽状复叶,夏初开花,满院芳香。到了深秋,香椿果实成熟,干燥的秋风吹过,带着翅膀的种子漫天飞舞,果壳像一把把撑开的小伞悬挂在枝头,简直就是天然的艺术品。清明过后,香椿的枝丫顶端就会生发出鲜红油亮的嫩芽,耐心地等上几天,等芽长大些,等它变成浅绿,长满枝头,母亲便用长长的竹竿绑上锃亮的镰刀割椿头,我和弟弟妹妹在

  • 微视河南:我家的“人世间”故事|在麦地吃冰糕的情景

    这几天气温达到了30摄氏度,同事捎回来几个冰淇淋、雪糕和老冰棍,放在了办公室桌子上。“吃雪糕,脆脆的、酥酥的,老冰棍和原来的冰糕样式一样,口味不同,解解暑。”同事的一句话,让我回到了记忆里在麦地吃冰糕的情景,至今冰凉甜甜的味道依然在心里流淌。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刚分到责任田的那个季节,初夏的乡村正午,金黄的麦子在田野随风荡漾,像一层层的波浪翻滚。头戴草帽,父亲、母亲和三个姐姐手拿镰刀,声音那么清晰。太阳像一个火球当空照着,热得人喘不过气来。“卖……冰糕、卖……冰糕”,一声声传了过来。在树荫下玩耍的我

  • 微视河南名人名家推广:长垣刘朝勇 丹心壮歌写风流

    2021年12月12日,公安部公示第五届全国先进保安服务公司优秀保安员候选集体(个人)名单,长垣市刘朝勇赫然在目。随后,公安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布表彰决定,对全国50家先进保安服务公司、100名优秀保安员进行表彰,北京都杰保安服务有限公司等50家保安服务公司被评为“第五届全国先进保安服务公司”,刘朝勇等100名保安员被评为“第五届全国优秀保安员”。这是全国保安系统的最高荣誉。由公安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等部门联合组织评选表彰。沉甸甸的荣誉代表了组织的认可和群众的信任。这也是刘朝勇继他获得“

  • 微视河南企业推广:中国一拖承办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交流研讨会 并作经验交流

    4月23日至24日,由中国物流学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洛阳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一拖承办的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洛阳)交流研讨会在洛阳召开。来自全国各高校、物流领域专家学者、知名物流企业代表,围绕推动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推动枢纽间业务协同、要素流动展开探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物流学会执行副会长贺登才等中国物流学会领导,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琰君,省发改委二级巡视员姜丽华,市发改员会党组书记、主任王瑞,中国一拖党委常委、一拖股份副总经理王克俊等先后致辞并出席了相关活动。王克俊在致辞中强调,中国

  • 微视河南企业推广:霸气如你 一眼心动 东方红LX2404-D比想像中更好操控

    东方红LX2404-D驱动方式:106马力:240hp东方红- LX2404-D型轮式拖拉机,是中国一拖根据市场需求自行开发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四轮驱动型轮式拖拉机。它动力强劲,自重和牵引力大,性能卓越,造型美观,视野开阔,适应性强,广泛适用于各种农田作业等其它作业。01 视频介绍02 细节特点■ 配套上柴9D共轨或东方红6K系列高压共轨增压发动机,动力强劲,油耗低。■ 配置多功率省油开关,多种模式可调,适应多种作业,使用更经济。■标准型24F/8R爬行挡,可选装16F/16R高低档,满足多种作业需求,使用用途广。■ 配16时加强型离合器,传递扭矩大

seo seo